價格: TWD 108.69
「全國為上」,是指在能夠保全雙方利益的基礎上獲得完全的勝利;「不戰而屈人之兵」,是「全勝」思想最好的詮釋,唐太宗譽其為「至精至微,聰明睿智,神武不殺」的最高軍事原則。
不战而屈人之兵,出自《孙子兵法·谋攻》,原意为让敌人的军队丧失战斗能力,从而使己方达到完胜的目的。现多指不通过双方军队的兵刃的交锋,便能使敌军屈服。
凡用兵之法,全國為上,破國次之。全軍為上,破軍次之。全卒為上,破卒次之。全伍為上,破伍次之。是故百戰百勝,非善之善。不戰而屈人之兵者,善之善者也。
是故百戰百勝,非善之善也;不戰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故上兵伐謀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。」或以為後世兵家萬變之本,不為過也。 後世定《武經七書》,以
所以要學習懂得用兵的將軍, 不需要戰爭就使敵人屈服, 不靠攻擊就拿下堅固的城堡, 即使摧毀敵國, 亦是速戰速決,不是用曠日費時的持久戰而傷人傷己。 此所謂「屈人之兵而非戰
兩軍對陣,使敵方全軍降服,是上策;殲滅敵軍、殺人盈野,為下策。因此,百戰百勝,不能算是最好的;不必血戰就能使敵人屈服,才是最完美的戰略。 例── 將敵軍擊破殲滅,甚至殺得不